一、“预验即试产” 是什么
“预验即试产” 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工业厂房验收流程进行的创新改革。这一改革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为抓手,打破了项目综合验收后再投产的固有运行模式。
在工业厂房验收阶段,采用项目合同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分栋、分层、分段开展预验收,对检测耗时较长的验收材料容缺受理。企业在预验收通过后可提前启动装修及设备安装试产。
例如,根据工业厂房 “预验即试产” 改革项目合同样本,主管部门有权依法对企业实施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包括责令整改或停止试生产、实施失信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等权利。同时,主管部门也有义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项目审批、验收、监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加强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
对于企业来说,在履行合同确定的义务前提下,在基本达到竣工预验收条件时,允许提前进行生产设备的搬运、安装,通过预验收后,允许提前进行试生产。同时,企业也有义务确保厂房按照审批要求完成工程,在试生产过程中保证不变动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自觉接受监督并及时整改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补齐容缺的专项检测及竣工资料等。
二、南京推行 “预验即试产” 的好处
(一)提前投产,增加效益
南京推行 “预验即试产” 改革,使得厂房装修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可提前 30~90 天。这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生产时间,从而增加了企业效益。例如赫比(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享受 “预验即试产” 政策后,预计一楼装修结束时间提前,2 月即可开始投产,投产效益增长了 20%—25%,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南京龙电华鑫高性能超薄铜箔材料项目、南京万德斯环保有限公司等企业也因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提前投产,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二)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南京推行的 “预验即试产” 改革打破了项目综合验收后再投产的固有运行模式,将项目审批、竣工验收等流程与企业投产环节深度融合优化。工业厂房主体建设按照 “成熟一段、检测一段、验收一段” 的方式分层、分批验收,达到主体完工后能够快速通过主体结构验收的目的。预验收阶段采用 “承诺容缺制” 验收,预验收合格的可以进行生产设备搬运、安装。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例如,赫比(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在享受 “预验即试产” 政策后,不仅提高了工程效率,还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同时,温州市亨泰 550MWp 渔光互补项目(一期)、江南数控年产 15000 台智能数控机床建设项目等也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缩短了企业建设和投用时间,促进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三)节省企业时间和成本
“预验即试产” 充分利用竣工验收阶段的 “空档期”,将厂房的竣工验收与项目试产期紧密结合,为企业节省时间和成本。企业在基本达到竣工预验收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提前进行生产设备的搬运、安装。通过竣工预验收后,符合使用安全和消防安全的,在企业承诺保证不变动主体结构、平面布局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允许提前进行试生产。这一改革举措,减少了企业等待投产的时间,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例如,崇州市经开区推出 “预验即试产” 行动后,赫比(成都)精密模塑有限公司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约 1.8 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实现年税收约 1440 万元。同时,南京国轩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南京华天存储及射频类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化项目等也因建设速度加快,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三、南京推行 “预验即试产” 的具体措施
(一)实行政企合同制
南京推行工业厂房 “预验即试产” 改革,将企业和政府部门各方的权利义务以政企合同的形式明确。企业按照自愿原则,在施工许可或预验收环节与相关部门签订并履行《** 市工业厂房 “预验即试产” 改革项目合同》。相关部门依据合同约定,加强全过程服务和监管,确保项目质量安全。例如,在乐清市宏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老旧厂房拆扩建项目中,通过政企合同明确双方权责,企业在履约条件下提前进行设备搬运、安装、试生产,为企业早投产早收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提前技术交底,服务前移
在工程审批阶段,南京市住建局将质量安全监督介入由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后前移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后,提前进行质量安全监督交底。各审批职能部门根据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实际情况,对验收流程、组织形式、验收内容、评定标准、监督方式及各方主体职责进行指导和宣传。以乐清市为例,住建、资规等部门对企业进行精准指导,让企业了解验收规范,避免后期验收走弯路,力促项目预验收 “一次过”。
(三)加强数字赋能
通过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将各部门在预验收阶段的工作内容分解到项目验收事中事后监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依托在线监管平台,变资料外循环为内循环,直观反映检测报告和报验材料是否符合标准,为预验收提供基础依据。同时,加强 “浙里工程建设现场管控” 系统的运用,推进数据共享和联动配合,实现参建单位与监管部门之间在工程建设项目监管、验收、服务方面的业务协同。如南京菲尼克斯新一代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管理,一期项目投产后综合生产成本降低、仓库人工减少、制造周期缩短、产能提升。
(四)强化检测频率,实行分段验收
推行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分栋、分层验收。对砼龄期已达到要求的部位,做到成熟一段、检测一段、验收一段。在主体结构尚未封顶时可开展已完工楼层的装饰装修,确保房屋主体结顶后快速通过主体结构验收。预验收通过后,能提前组织试生产。例如乐清市通过这种方式,促使项目验收平均提速 20 多天,预验一次性通过率达 95% 以上。
(五)实行 “承诺制”,提高审批时效
在工程项目预验收阶段,精简资料审查内容和办理期限。审查清单由原 15 项减为 9 项,办理时限由原 5 个工作日缩减至 2 个工作日。对检测时限较长的各类专项检测报告及竣工验收资料实行承诺容缺制,先行组织竣工预验收,在竣工验收前补齐缺少资料。
(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各审批职能部门全面推行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实行 “承诺制” 的事项,审批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检查申请人履行承诺情况。未履行承诺的,督促停止试生产并立即整改,将承诺兑现情况记入企业主体信用档案,不良信息推送至信用平台。
四、南京推行 “预验即试产” 的案例分析
以南京龙电华鑫高性能超薄铜箔材料项目为例,该项目在 “预验即试产” 政策的推动下,分栋、分层、分段开展预验收,对检测耗时较长的验收材料容缺受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主管部门依据政企合同,加强全过程服务和监管,为企业提供项目审批、验收、监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同时,企业积极履行合同义务,确保厂房按照审批要求完成工程,并在试生产过程中自觉接受监督,及时整改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该项目提前投产,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审批阶段,南京市住建局将质量安全监督介入由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后前移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后,提前进行质量安全监督交底。各审批职能部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验收流程、组织形式、验收内容、评定标准、监督方式及各方主体职责进行指导和宣传,避免了后期验收走弯路。
依托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将各部门在预验收阶段的工作内容分解到项目验收事中事后监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通过在线监管平台,直观反映检测报告和报验材料是否符合标准,为预验收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加强 “浙里工程建设现场管控” 系统的运用,推进数据共享和联动配合,实现了参建单位与监管部门之间在工程建设项目监管、验收、服务方面的业务协同。
推行工业厂房建设项目分栋、分层验收,对砼龄期已达到要求的部位,做到成熟一段、检测一段、验收一段。预验收通过后,企业提前组织试生产,极大地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
在工程项目预验收阶段,实行 “承诺制”,精简资料审查内容和办理期限。对检测时限较长的各类专项检测报告及竣工验收资料实行承诺容缺制,先行组织竣工预验收,在竣工验收前补齐缺少资料,提高了审批时效。
各审批职能部门全面推行 “双随机、一公开” 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实行 “承诺制” 的事项,审批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检查申请人履行承诺情况,保障了项目质量安全。
通过 “预验即试产” 政策的实施,南京龙电华鑫高性能超薄铜箔材料项目从开工到投产提前了数月,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为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总结
南京推行 “预验即试产” 改革,为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优化了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推动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预验即试产” 改革是南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实行政企合同制、提前技术交底、加强数字赋能、强化检测频率、实行 “承诺制” 以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具体措施,南京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打破了项目综合验收后再投产的固有运行模式,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预验即试产” 改革的实施,为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例如,南京龙电华鑫高性能超薄铜箔材料项目在该政策的推动下,提前投产,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进一步推动了南京工业厂房建设项目的高效审批和快速投产。
此外,南京还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文件,如《南京市 2024 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等,为 “预验即试产” 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这些政策文件聚焦企业关切、权益保护、外资外贸和稳定预期,提出了 26 条举措,全面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扎实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总之,南京推行 “预验即试产” 改革,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举措。该改革不仅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优化了营商环境,将进一步推动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